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心得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04 17:06:58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锦集8篇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锦集8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学校领导让我做一个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介绍,其实坐在这里,我真的是忐忑不安,经验实在谈不上,只能把这几年来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如当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并举

在自己的学习生涯,我就偏爱数学,这份喜爱让我获得了不少荣誉。因此,我深知,要让孩子

们学好数学,得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要喜欢上我的数学课,当然首先得先喜欢上我这个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是自由的,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在我的眼里,错误成为探索者的骄傲,差异是同学间学习的资源。现在二(5)班的楼品成妈妈一见面,就会给我提起刚上一年级那会儿的事。这位妈妈自己是个高中老师,平时也很细心,每天都会与儿子聊学校里的事,那天她问儿子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儿子非常开心地说卢老师表扬了他,是因为他回答错误了。她妈妈一头雾水,便打电话询问我是否有这事?我如实地告诉她:在分析了错误原因后,我的确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感谢他,提醒了我们其他同学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样一来,我们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刹那间缩短了,无意间提高了孩子们课堂上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习中又少不了自信,有了自信,他才勇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因此,课堂上,我努力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每一次精彩的发言喝彩,为他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赞叹,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不错,很受老师的赏识。每届一年级新生接班时,总有几个家长会跟我说发现孩子的数学可能会有问题,数学反应不够快。每当这时,我都会跟他们说:“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他数学不行。这样的暗示只会让他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只要你认为他行,他就真的行。”当然,也有个别学习中确有困难的,那也只能是自己心中有数,而不能显露于色。

二、两头与中间的学生齐抓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抓两头促中间”或“抓中间促两头”的观点,但我努力实践着

两头与中间的学生一起抓。

班级里的数学学习,少不了优等生的带动,而优等生的挖掘,则需要老师的有意引领。在课堂上,我努力做一个旁听者,尽可能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一次次的阐述分析中,语言的组织更具条理化清晰化,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作业中,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一般不允许粗心的错误在他们的作业中呈现,面批时,如果发现这样的错误,我都不会指出,请他检查后再改,直至没有错误。而作业优胜的评比、免做等奖励措施的实施,自认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优等生的促进。

中等学生常常是被忽视的一个占班级多数学生的群体。他们既不冒尖,又不落后。其实在这些中等生里有一大部分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提升到优等生的行列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们缺少的只不过是信心和机会。课堂上,尽管他们很少有精彩回答的瞬间,但我都会把重新阐述同伴发言的机会给他们,并毫不吝啬地送上一句:听得真认真,会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解题时,尽管他们拿不出最出色的解题方法,但当他们极其耐心地一个一个凑出答案时,我会再送上一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老师非常佩服你!

而班中极个别的学困生,我并不强调他们在思维上的创新,更追求在基础知识上的扎实掌握。对于他们,如果等到作业错误时再给予补习,那只会花费更多时间,若是到学期结束时,那就几乎是零。所以,很多时候,在新课结束时我都不忙着布置课堂作业,而是先安排基础知识过关。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出几个题,每个孩子独立完成。目的就在于及时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的效果。通过观察孩子解题的过程,在与他们单独的交谈中,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为学生的错误准确把脉,及时、有针对地进行补救,把孩子的这个错误抹杀在萌芽状态,不致于在其它作业时蔓延开来。而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我也习惯于给孩子们逐个单独订正,尽管两个班的作业订正会占去我们很多时间,但我一直坚持着这么做,在我看来,这样既可以给其他做对的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能把对学困生的辅导真正落到实处。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

在假期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课程标准》,并努力把《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数学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地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全部信息,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一定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途径。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评价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层次。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由教案走向学案”的教学模式改变,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大家都知道, ……此处隐藏7227个字……教学策略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策略。

不可否认,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并不是在空谈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教师。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既是教学活动的动身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成果。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不仅包含知识和技巧方面的要求,也包含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绪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的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的,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程度的教学设计。

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这样确定的:?控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

的,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的领导下,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的。从这节课的目的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的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绪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遇。

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这样确定的:?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摸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接洽,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念在该目的的领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写班级中一名同窗的位置,然后把同窗们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共同特色──都是用?第3组、第2个?描写这位同窗在班级中的位置的。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窗的位置还可以用(3,2)来表现,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讨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断定正误;教师说?数对?,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用手势断定对错。最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砸蛋游戏,把代表每个学生位置的?数对?输入电脑,同窗们随机叫停,这位幸运的同窗就到前边,在精确用?数对?说出想砸的金蛋或银蛋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后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后,电脑上会涌现一句祝福的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亲密接洽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控制了知识,又享受了成功,体验了快乐。

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我们逼真地感受到,要确定适当的教学目的就必需精确地处置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绪与动作技巧等目的的不同层次。

二、课前导入,注重情知相携

学生知识的形成与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注重情知相携,教学气氛会更加和谐民主,学生会学得主动、活泼、愉快,整个课堂呈现出的将是和乐美好、真情流露,课堂也会焕发出智慧的光芒与生命的色彩。

如教学?可能性?这一内容时,我们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教师用一布袋,袋子里装有带颜色的乒乓球,教师每次摸一个让学生猜是什么颜色的球,通过同种颜色和不同颜色的两种情况,让学生猜测,体验到可能与不可能。交换角色,学生摸教师猜,进一步体会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某是一种颜色的球,在什么情况下不是同一种颜色的球。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

至此,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陡增,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接下来的学习便是他们怀着愿意学好数学的情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了。

三、组织数学活动,高效的探究与体验

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作为教师最好能高效地将课本中的书面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经历有关的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如?圆的面积?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新知学习的。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自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学习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由学生回忆,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极公式是如何推导的,类推出圆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以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呢?通过设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有的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随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反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不仅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还不断的提出疑问或补充,更为重要的,通过反馈,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个人的聪明,合作使问题得到了最优化解决。

四、关注习题的优化组合,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习题的预设要尽量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整合性、应用性和趣味性。组织练习活动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练习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练习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等。在教?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条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再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练习课,可设计如下练习,根据条件补充问题:?甲数是125,乙数是25, ??要求学生补上:?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列式解答。在学生解答完四个问题后,再将?乙数是25'’,或?甲数是125?改作间接条件。这样,可围绕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一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成珠,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取得举一反三、以一题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

《【实用】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锦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