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心得体会锦集7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小学语文教师是教学程序的实施者,实验教材的操作者,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者,是对新一代的发展具有最广泛影响的人物。因此,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师要端正心态,尊重工作,敬业乐业,从心底感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幸福。作为教师首先要忠诚和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工作的动力,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师职业素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的总和。我在新的学期开学之前,观看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课堂录像片段,颇有了一些体会。
一、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这三天的学习教学技能,让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狭隘与不足,知识更新太缓慢,由于平时忙于上课教学,对教学学的研究探索的意识不强,在教学中固守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直觉,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观念比较保守,教学方法略显老化,尽管有机会出去参加教研活动、公开课等,但时间有限,不能很好地吸收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次观看一些教师的教学片段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在这里,让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授课,也更新了教学观念。他们的教学方法,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的教学技能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具体实践的指导价值。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课堂,通过这些教师的演绎,是那样的精彩纷呈,让人激动万分。这一次的学习,我体会到了要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二、学习技能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效率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我们的教学技能得以发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应从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和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精心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现实中与生物教学有关的例子,对教学进程进行精心编排,设计中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她们的发散思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确实学到了知识并提升了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依赖以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要有善于反思,提高教学技能。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方法正确吗?”“我的课堂教学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另外,课下还应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结合自己的反思,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能,上好每一节课,实现高效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这次培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课堂实效性的决定因素。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再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地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这一次的教学技能的学习,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教师应时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有幸参与本次研讨学习,观看了五位老师不同的课堂展示,我能感受到她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她们敢于大胆尝试,做先行者,这种精神和魄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可谓各有所长。教研室王万军主任亲临指导,清晰明了又直中要害的点拨,让人思路更明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
一、对于用的认识更清晰了。
王主任提到,要树立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运用意识。我认为课程意识和文体意识都是语用的基础。语用在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一个地位。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需要我们去继续揣摩,是否是语用的直观体现。老师应将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能仅是理解和知道。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当然,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所以,阅读过程是理解和运用相互融合的共生过程。
二、对《感受乡村生活》课例重构的看法
张彩虹老师所授《感受乡村生活》,能寻求《乡下人家》和《麦哨》的共同点,这一点是值得我去学习的,老师善于把握学材,能有效将其整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老师这节的不足也是在此,未将文本挖透、挖深,找对真正对学生有用、有效的教学点,原本的授课让人听来仍是过于繁琐,训练点不够突出,领悟表达方面也只是将其中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提了出来。重构后的教学设计就做到了注重领悟表达,让学生关注“场面描写”这个点,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场面描写中的语言美,最后能使学生对乡下、对田园风光有更清晰的感受,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好;通过再次引领朗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表达的特点并学着运用,顺其自然不刻意。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又学会了运用作者的表达,能够一举两得。“语用”点清晰,又不单独分离于文本。
三、自己该如何实施教学
首先,我要做到的是:具备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解读学情的能力;其次,要树立大语文观,时刻谨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要教课文,而是要教语文。意识非常重要;最后,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去教方法。我所理解的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领悟到作者的表达后,将作者的表达方式(用语言的方式)运用到自身。因此,拿起课文,我就要去关注到教学的语言训练点。相信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风景”。“风景”各不相同,必须做到“一课一得”。具备以上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多去尝试,敢于打破陈旧模式,摒弃低效课堂。尽管开始实践阶段很吃力,尽管会经历很多失败,但一想到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要想将教语文这条路 ……此处隐藏2508个字……会。后进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人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写景的,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想象不到。这时如果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间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用心、用脑、用眼,去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办法。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6第19课是《钱学森》,与第20课《詹天佑》属于同类文体,都选择了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场景、事例进行介绍,且都引用了人物的语言来画龙点睛、提升中心。
名人,不像明星,孩子们不会追捧,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定会尊崇,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继“走近文学巨匠巴金”之后,我又开始寻找这两课的教育切入点。
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的导弹之父。央视一套电视剧《国家命运》中也有大量对两弹一星研制的过程内容。与邓稼先、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一样,他在祖国科技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隔天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班里的“二钱”显得特别兴奋:钱文宇,福建人,父母是珠宝商,生意经不错;钱进益,单亲家庭的孩子,随祖父生活,生性开朗,喜爱唱歌但容易跑调。两人成绩在班里仅一般,但活动中是积极分子。只见钱文宇把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老师,我已经把钱学森的所有资料都搜集下来了。”话音未落,钱进益也凑过来说:“老师,我也提前搜集了!”好事情啊!难得“二钱”在学习上这么主动积极,都是与钱学森是他们的本家分不开的。于是就趁热打铁:“好,不错,明天课上会让你们发挥的!”
课文的主旨,是让学生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揭题之后,让孩子们交流预习中了解的钱学森,“二钱”手举得高高,但我没有让他们说长篇大论、照本宣科,而要求用三句话把他们最想介绍的说出来。钱文宇挑了生卒年、毕业学校、任教情况,钱进益选了研究成果,同时,其他孩子作了补充。看来大家对钱学森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在我准备的课件中,同样包括了钱学森孜孜不倦、严谨勤学的图片,当看到钱学森帅气的毕业照、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神六发射成功、钱学森授奖的照片时,“二钱”带头鼓起掌来。我微笑着说:“钱家有如此杰出的前辈,想来晚辈更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二钱”咧嘴笑,很是得意。
与介绍巴金的材料不同,我还增加了钱学森富有正气的几段语言,让孩子们还没有进入课文就全面感受钱学森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的爱国、治学、做人等的风范。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孩子们读着这句,眼神都飘向了钱文宇,我知道,那是在进行对比、提示,果其不然,小钱脸上略显羞涩,但调整之后,马上腰杆挺直,声音响亮,继续朗读。不用说,他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碰撞。
第一课时就着重研读钱学森说的两段话,通过语境还原、对比体会,大家对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的中国心》原来是想读歌词体会,但应孩子们要求,播放了张敏明的原唱,课堂气氛在孩子们不熟练的歌声中更加热烈,再回到钱学森说的两端话朗读,气势明显增强……
整堂课,“二钱”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想,钱学森,一定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那《詹天佑》呢?《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老师们一般是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来探究品质,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来得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内涵。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解决课文难点不是问题,既然与19课由共通之处,是否能放手让孩子们来主宰课堂呢?这可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自助式教学哦!
适逢双休日,准备时间绰绰有余!研究小组学习和汇报可以实施!
6人为一组,分工合作,解决如下问题:
1、搜集詹天佑相关信息,对比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选材用意。
2、练读课文,课上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开火车朗读,即每个小组读一节,哪一节由我随机定。(每人各自练习,周一早读课合练。)
3、说词解字,每个小组自主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关键词,用拆词法、找近义词等方法自我解决字词意思,并在课上向他组提问。(每人必须全面预习,早读结束分享。)
4、完成《三级训练》内容,并分工做好分析、阐释工作。(《三级训练》习题基本将课文重难点突出,解决了练习,就解决了课文要点。但学生理解有梯度,需要在交流中把控和提炼,教师参与引导。)
教学仍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资料介绍,全面了解人物;回归文本,通读课文理解字词;小组碰撞,寻找中心定小标题。作业是校对三级训练一到三题字词训练。第二课时围绕“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进行寻文阐述,找出说他“杰出”和“爱国”的理由,完成感情朗读,校对剩余练习,积分评选最佳学习小组。
设想已初定,期待实施后的收获。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7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学经验又积累了一些,下面我把自己比较有成果的经验汇报出来。
学生一上三年级,对课文的理解需要提高一个层次,而语文也新增了习作,对学生写作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如果这一关过不好,孩子容易产生畏怯心理。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会害怕写作,而又能快速掌握一些简单的习作方法呢。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多读课外书,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二是加强练笔,学以致用。
利用学校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多读书。学校有20xx多本图书,学校发给了学生借书卡,我要求学生借完书后要把自己所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每天必须做到摘抄语句。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开始读书与练笔同时进行。可以是教学中的拓展,可以每天的日记,还可以是自己观察到的新发现或者一定的感悟。内容灵活多变。活动分组进行,组长是作文较好的同学,组员写完后让组长检查。组长主要检查语句是否通顺。不通顺的地方帮忙修改,帮助了同学,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只要有时间我就检查一次,当我遇到精彩的文字,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个大大的“好”字。内容层次不清的帮忙整理,因为写作内容的顺序性很重要。写的好的学生要在讲台大声的朗读出来。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写作都有了极大兴趣,而且作文不好的同学语句也越来越通顺,习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的进步。同学们都期待着自己是下一个站在讲台的同学。
这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作文有了很大的兴趣,作文水平逐渐提高。一提到写作文不再是惧怕的表情。在这样的坚持下,相信学生们会越来越喜欢作文。